十四行诗诗歌创作与朗诵会感想 徐青
阅读量:877
作者:徐青
2024-07-01

十四行诗诗歌创作与朗诵会感想
特邀评审:徐青

尊敬的各位会长,资深的前辈,各位专家,各位老师:大家下午好!
应主办方的邀请,今天我是以特邀评审的身份来这里点评,其实,我既没有像金蔚老师、施银老师和李永亮老师那样创作过诗歌,也没有像卢思、笑笑等老师那样表演朗诵过诗歌,所以与今天在座的各位诗人和朗诵家相比,说实话我是没有资格来担任这份荣耀的任务的。但是今天为期半天的精彩的诗歌创作谈和十四行诗的朗诵,确实让我受益匪浅。恭敬不如从命,我就来谈几点感想与大家切磋。
暂且我把对自己今天朗诵会的感悟归纳为“三个维度”。这三个维度分别是“意义目的的高度”,“知识背景的深度”和“效果呈现的温度”。



意义目的的高度
譬如,李永亮老师的《父亲的眼泪》这首诗歌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,这首诗歌是讲“父亲”的,不是“母亲”。平日里我们讲的比较多的是母亲和母爱。很少会涉及父亲或者父爱。但现实生活中的爸爸们往往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傻的人。总是把最好的给了别人,自己用最差的,吃剩下的。明明很累,却说不辛苦,明明喜欢,却说看不中……父亲对我们的爱沉默无言,但坚定如山。当然不仅仅是这首诗歌,其他的每一首诗中都有一个小故事。在受限的十四行中,要完成故事的叙述,要把中心思想表达出来,就需要提炼诗歌的意义和目的。不是面面俱到的把每一份记忆和感情都毫无保留地一一表述。而是要做一些断舍离,这样一来,反而更能把诗歌中重要的信息传达到位。

知识背景的深度
今天大家朗诵表演的诗歌中涉及的话题可谓又深又广。有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家族爱,例如,对于亲人的爱和思念。也有涉及跨越国境的博爱,例如,日本的车站,英国的名牌雨伞,法国的士兵、维也纳郊外的音乐会等等。这些诗歌,无论是题目也好,背景也好,对于我们来说不一定都熟悉,有的甚至于是陌生的。每一首诗歌里都有可能蕴涵了一个崭新的要素和信息,这就需要我们的诗歌朗诵者们去认真地一字一句地研究。用李永亮老师的话来说,就是“需要我们演员做第二次的创作”。或者像蒋丰老师那样,在上台前练习了百多次。又或者像宋靖刚老师那样,特地去买了一把英国制造的名牌雨伞,以此来拉近与诗歌内容的距离,找到朗诵时的真情实感。诗歌朗诵者在台上呈现的时间仅仅只有短短的几分钟,但实际上在台下,各位朗诵者们都下足了功夫,反反复复,一遍又一遍的练习、斟酌、推敲、演绎,甚至包括服装颜色的选择。

呈现效果的温度
现在坊间较为流行的话题是“人工智能AI”。那么我们的作家、诗人这些职业会不会在某一个节点,也被人工智能替代呢?甚至于朗诵者们的表演……我想是有一定难度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大家经常把诗歌比作桥梁,桥梁它意味着什么,就是从我们心中、口中传递出去的内容和感情是要从桥的一头传送到另一头。朗诵者们要做到的是什么,是通过自己的声音实现这些信息的抵达,让听众听得进、听得懂,最终通过朗诵者们拿捏了诗歌的内容之后,用自己富有感情的声音所呈现的温度传达到听众的心中。听众不同,与诵者的交流也不相同,情感撞击后,飞溅出的火花也各不相同。场场不同,无法复制。所以说,能否开发人工智能呈现感情的“温度”是个疑问。
今天各位朗诵家对“温度”的掌控都表现的恰到好处,自信、自如、自然,流利又不慌张,干净利落又不拖泥带水……这些都是高超的表演技能和对诗歌深刻的理解,感同身受后才能缔造的效果。



最后,感谢诗人们具有高度和深度的创作,感谢各位朗诵家给我们带来的具有温度的传达。这绝对是世上少有的,以诗歌为媒介的高水准的朗诵会和研究会。在今后也期望能多多举办。
二零二四年六月最后一个星期天的下午,在东京青山学院大学,日本华文作家协会、亚洲艺术文化协会和中日翻译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这场《十四行诗朗诵会与诗歌创作谈》,用诗歌作为联通世界的桥梁,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感情交流的平台。作为我,我深感荣幸之至,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。我也会在自己的朋友圈,宣传我们的诗歌创作和朗诵活动,让更多诗歌爱好者们加入到我们的“十四行诗”、在日华人作家协会的大家庭中来,一起用我们美好、丰富、鲜活的语言讲述我们自己、我们身边的故事,向世界传达我们的声音。




 

#{{item.rowno}} {{item.content}}

{{item.reg_date | date}} {{item.acc}} {{item.ref}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