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  至 散文
阅读量:102555
作者:黄玲
2023-05-17
《夏  至》
 
岁月如流水,转眼间今天又是夏至了,2023年的日历也翻过去三分之一。不知何时,我也变得像我的父辈那样,只要到了节气,就想着为家人做点什么应季的食物。不仅仅满足口舌之欲,有一种仪式感,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期望和祝福。
 
自古民以食为天,中国人喜欢吃,也讲究吃,还带着很多的寓意在里面。比如夏至这一天,很多地方的人都要吃鸡蛋,因为鸡蛋像一颗心。老话讲,夏至吃蛋,石板踩烂。意思是,夏至吃了蛋,心脏会更加健康又强壮。
 
记得小时候,我们楼上楼下的八户邻居,来自天南地北。其中有湖南湖北四川的无辣不欢,广东的爱煲汤,上海的喜欢甜品,山东的缺不了大蒜大葱和大酱。当年几家邻居关系相处甚好,我们这些孩子就有口福了,谁家做了好吃的,少不了给邻居家各送上一碗,说是给老人或者孩子尝尝鲜 。
 
于是每次过气节,也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最最开心的时光。记得夏至这一天,光是吃蛋,就有不同的吃法。
 
楼上的医生阿姨,是上海人,穿衣打扮特别洋气,喜欢吃甜,她们家的上海牙叔买汰烧一把好手。她们家会做水泡蛋。搪瓷锅里酒酿加水,水煮开改小火,小心翼翼把鸡蛋打进甜汤里煮成水泡蛋,里面放了红枣和白糖枸杞。酒酿的甜香和红枣的酸甜,相得益彰,很有品味。
 
对门的来自湖北,他们家过夏至吃馄饨,他们呢叫红油抄手。鸡蛋炒碎了和着肉沫粉丝木耳做成馄饨馅。薄皮大馅的馄饨捞起,一撮碧绿的葱花,一大勺红红的辣椒油,吃几口就辣得鼻头冒汗,耳朵冒烟,好不畅快。
 
隔壁家是山东人,女主人两根大辫子,性格是山东人特有的爽朗,夸张点儿说,大笑起来地动山摇。她擅长做面食,特别是饺子。和面调馅,擀皮包饺子,眼见着一双肉肉的巧手在案板上翻飞,不出一个小时饺子就出锅了。热乎乎白胖胖的水饺子冒着蒸汽,咬一口,汤汁流出来,青椒鸡蛋馅的。挑食不吃青椒如我,也是来者不拒,吃的那个香。
 
我们家是湖南人,但是父母很年轻就离开家乡,在祖国的很多地方都工作过,于是饮食习惯也有了变化,可以说是来者不拒,东南西北大杂烩都行。我们家在夏至这天,通常会做韭菜鸡蛋饼来代替韭菜盒子。为啥呢?因为它做起来特简单,而且方便又好吃呀。一大把韭菜,摘洗干净,切碎备用,面粉里面加水,一点盐调味,还可以让面饼更有劲道,打几个鸡蛋,用筷子搅成稀稀的面糊,加入韭菜搅匀。铁锅烧热,抹点菜籽油,舀一大勺面糊,面糊贴着锅底摇匀,一面起大泡了就翻面,再烤一分钟就可以起锅开吃了。讲究的话,还可以抹一层甜面酱,卷上黄瓜丝蒜丝,梅陇的午餐肉条。如果换成烤鸭皮烤鸭肉,那就是北京烤鸭的改良版啦!
 
记的三楼琴的奶奶是广东人,说的那个粤语我们永远都听不懂,但是不影响我们常去他们家串门,因为他们家有好看的小人书,还有英国女王头像的香港邮票。他们家在楼顶天台养了不少下蛋的母鸡,鸡蛋吃不完。夏至的时候广东奶奶会煮熟了鸡蛋,分给楼里的小孩子们。谁家的大姐姐心灵手巧,用五彩的棉线编了蛋网,将熟鸡蛋装到网子里,挂在我们的脖子上。孩子们挂着五彩蛋,你追我赶,把欢乐的笑声洒满了楼道。
 
我在想,如果快乐可以储存,我希望可以把那时候的快乐存起来,等我老了的时候再取出来,享受快乐的本息就好啦。今天是夏至,祝愿大家都健康快乐。
 
黄    玲
2023年5月6日


作者   乐融
 

#{{item.rowno}} {{item.content}}

{{item.reg_date | date}} {{item.acc}} {{item.ref}}